青海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学术性、专业型)
姓名 |
李正鹏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88.1 |
![]() |
||
最高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最高学位 |
博士 |
学位类别 |
农学 |
|||
工作单位 | 青海大学农林科betvictor中文 |
技术职称 |
副研究员 |
|||||
电子邮箱 |
||||||||
所在学科 专 业 |
一级学科代码 |
09 |
一级学科名称 |
农学 |
||||
二级学科代码 |
0903、95132 | 二级学科名称 |
农业资源与环境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
个人简历 |
2017年6月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博士学位。同年9月,到青海大学农林科betvictor中文 土壤肥料研究所工作。 |
|||||||
研究内容 简介 |
主要从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土壤改良、养分循环、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 |
|||||||
在研科研项目 |
(1)青藏高原东部农区麦秆和绿肥联合还田腐解及碳氮转化特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60759,2022.01–2025.12,45万元,在研,主持 (2)麦后复种绿肥种养循环模式示范推广,青海省科技厅2023-NK-P64,2023.1-2023.12,13万元,结题,主持 (3)不同秸秆生物炭在青海低质土壤改良中的作用机理与应用,院专项2017-NKY-05,2017.10–2020.10,15万元,结题,主持 (4)麦后高留茬复种绿肥对土壤生态和作物生产的影响,省科技厅2018-ZJ-962Q,2018.01–2020.12,20万元,结题,主持 (5)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西宁综合试验站,农业部CARS-22-Z-17,2017.8–至今,200万元,在研,课题骨干 (6)高寒矿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集成示范,科技部2021YFC3201605,2021.12-2024.11,1240万元,在研,课题骨干 (7)高寒矿区表层土壤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省科技厅2021-0204-SFC-0088,2021.01–2023.12,300万元,结题,课题骨干 |
|||||||
获奖情况 |
一、科研成果 (1)基于绿肥的土壤质量提升与节肥增效技术创新及应用, 青海省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二等奖,3/12,2023.12 二、专利 (2)一种饲用藜麦与毛苕子混播的高效种植方法, 发明专利, 2/5,2021-7-6, ZL201910740665.9
|
|||||||
学术论文 |
(1)梁鑫宇; 宋明丹; 韩梅; 李正鹏*; 有机物料腐解过程中养分的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3, 29(6): 1082-1090. (一级学报) (2)Jiawen Yu; Mingdan Song; Zhengpeng Li*; Optimization of biochar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effect of pruned wolfberry branches, Green Processing and Synthesis, 2022, 11(1): 423-434. (JCR二区) (3)李健明, 蒋福祯, 李正鹏*.基于Meta分析的煤矿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24, 45(03):1629-1643. (EI收录) (4)梁鑫宇, 宋明丹, 韩梅,李正鹏*.不同农作物秸秆腐解规律及模型预测评价[J].核农学报, 2023, 37(06):1244-1252. (一级学报) (5)谢帅, 宋明丹, 李正鹏*.青海高原小麦秸秆–毛叶苕子混合腐解特征[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2, 28(04):754-762. (一级学报) (6)李正鹏; 宋明丹; 韩梅等; 青藏高原小麦秸秆和箭筈豌豆混合腐解规律和养分释放特征, 农业工程学报, 2021, 37(11): 104-111. (EI收录) (7)韩梅,刘蕊,李正鹏等.种植绿肥对作物产量和细菌群落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 2021, 41(11):5382-5390. (EI收录) (8)李正鹏,宋明丹,韩梅等. 覆膜与生物炭对青藏高原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20,36(15):142-149. (EI收录) (9)李飞, 宋明丹, 蒋福祯, 李正鹏*等.青海高原春小麦留茬高度对后茬绿肥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0, 38(06):135-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