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学术型、专业型)
姓名 |
王树林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70.01 |
|
|||||
最高学历 |
研究生 |
最高学位 |
博士 |
学位类别 |
工学 |
||||||
工作单位 |
betvictor中文 |
技术职称 |
教授 |
||||||||
电子邮箱 |
联系电话 |
13897644812 |
|||||||||
所在学科专 业 |
一级学科代码 |
0832 |
一级学科名称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二级学科代码 |
083201 |
二级学科名称 |
食品科学 |
||||||||
个人简历 |
1988-1992 中国 青海畜牧兽医betvictor中文 畜牧 学士 1993-1994 中国 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 进修 2000-2003 中国 浙江大学 食品科学 硕士 2005-2006 意大利 比萨大学 肉品 高访 2007-2011 中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食品科学 博士
|
||||||||||
研究内容简介 |
从事青藏高原特色动植物可食资源的加工利用研究及品质评价研究,在牦牛肉及牦牛乳加工利用、青稞、沙棘、枸杞、黑果枸杞产品开发方面主持多项国家级及省级项目。主持完成沙棘源微生物降解类胡萝卜素酶基因异源表达研究(自然基金)及黑枸杞花青素稳定性技术研究及高端产品开发等项目,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牦牛体内降解β-胡萝卜素相关酶基因结构特征及表达差异及青海省科技厅项目黑果枸杞微生态制剂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项目。
|
||||||||||
在研科研项目 |
(1)β-胡萝卜素相关酶基因结构特征及表达差异 国家自然基金,39万,2017-2020 (2)青海省科技厅项目黑果枸杞微生态制剂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青海省科技厅,100万 2019-2020
|
||||||||||
获奖情况 |
一、科研成果 (1)青藏高原“棘杞特”抗辐射口服液研制及生产技术研究(科技成果) 青海省科技厅 国内先进 第一2014.06 (2)藏茴香抗菌活性成分纯化及消杀产品生产技术(科技成果) 国内领先 第一2014.09 (3)柴达木黑果枸杞加工特性及产品开发研究(科技成果) 国内领先 第一2014.12 (4)提高黑果枸杞花青素稳定性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发(科技成果) 国内领先 第一2018.03 (5)黑果枸杞酵素生产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科技成果) 国内领先 第一2018.12 (6)柴达木黑果枸杞功能饮料开发研究(科技成果) 国内先进 第一2016.02 (7)黑果枸杞精华素制备工艺及功能作用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 国内领先 第一2016.02 二、专利(按序号、专利名称、专利属性、本人排名、取得时间分行填写) 藏茴香精油洗手液及制备方法 国家发明 第一2016.03 一种使用β-胡萝卜素化合物改善沙棘酒香气品质的方法 国家发明 第一2016.02
|
||||||||||
学术论文 |
(近三年代表性论文)
(1)苟锐锋,王 蕊,柴沙驼.营养丰盛期与匮乏期牦牛组织中β-胡萝素和维生素A含量的比较 营养学报2016.04(通讯作者) (2)王 蕊,苟锐锋,王树林.营养丰盛期和营养匮乏期牦牛组织中BCMO1蛋白表达 动物学杂志 2016.11 CSCD(通讯作者) (3)陈虎,吴晓梅,李悦.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的稳定性及靶向释放特性 食品工业科技 2017.08 CSCD(通讯作者) (4)常应九,束彤,高庆超.黑枸杞花青素微胶囊溶液抗氧化功能的评价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11 (通讯作者) (5)杭园园,李悦,王朝警.黑果枸杞花青素类型、含量及结构分析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07 (通讯作者) (6)高庆超,常应九,刘荟萃.西式肉制品主要加工技术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12(通讯作者) (7)杭圆圆,梁颖,李艺.部分紫色蔬菜中酚类物质及维生素C含量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19.04 CSCD(通讯作者) (8)高庆超,束彤,常应九.改性青稞β-葡聚糖荷载黑枸杞花青素微胶囊溶液抗疲劳功能的评价 食品科技 2019.01(通讯作者) (9)高庆超,常应九,王树林.冰温贮藏技术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8.12(通讯作者) (10)杭园园,李 悦,束 彤.黑果枸杞花青素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食品科技 2018.05(通讯作者) (11)古明辉,陈虎,李希.苹果酸酰化对黑果枸杞花青素稳定性改善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7.08 CSCD(通讯作者) (12)陈虎,叶英,秦艳婷.黑果枸杞花青素在水相体系中的稳定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6.06(通讯作者) (13)苟瑞峰,柴沙驼,高丹.牦牛肉及脂肪中β-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11(通讯作者) (14)王树林,王蕊,王秀玉.藏茴香水溶性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与纯化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06 (通讯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