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表
姓名 |
梁国玲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78.04 |
|||
最高学历 |
研究生 |
最高学位 |
博士 |
学位类别 |
农学 |
|||
工作单位 |
畜牧兽医科betvictor中文 |
技术职称 |
副研究员 |
|||||
电子邮箱 |
qhliangguoling@163.com |
联系电话 |
13997036561 |
|||||
所在学科专 业 |
一级学科代码 |
0909 |
一级学科名称 |
草学 |
||||
二级学科代码 |
090900 |
二级学科名称 |
草学 |
|||||
个人简历 |
1998年9月至2002年7月在Betvictor中文网址 草业科学专业进行本科学习,并取得学士学位。 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在青海大学草业科学专业进行牧草栽培育种方面的学习,并取得硕士学位。 2012年9月至2017年7月,青海大学草业科学专业进行牧草栽培育种方面的学习,取得博士学位。 |
|||||||
研究内容简介 |
针对青藏高原优良牧草新品种匮乏的现状,广泛搜集整理国内外优良牧草品种资源和当地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挖掘优异种质资源;通过常规育种、杂交育种和分子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适宜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区域推广种植的生态兼饲用型多年生牧草和不同专用型燕麦新品种选育;针对牧草新品种在生产推广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开展高寒地区优良牧草种子生产和人工草地建植关键技术研究,为青藏高原草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品种和技术保障。 |
|||||||
在研科研项目 |
1、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披碱草属重要牧草牧草适应高寒环境的分子生态学机制”,主持,2021-2024年,65万元 2、草种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饲用燕麦等新品种选育”专题,主持,2022-2031年,320万元 3、青海省科技厅帅才科学家负责制项目,“抗寒、高产新品种选育”专题中“燕麦新品种选育”选育任务,2022.01-2027.12,100万元 4、国家林草局应急科技揭榜挂帅项目,“耐寒耐盐高产老芒麦优良品种选育”科技专项,第一参加人,2022.08-2025.07,90万元 |
|||||||
获奖情况 |
一、科研成果 1、青藏高原特有草种资源保护及发掘利用,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KJJB-1-01-R05),第5,2016年 2、高寒区燕麦表型和生理特性与抗倒伏相关性及其机制研究,第一,国内领先,省级科研成果(9632021Y0575),2021.09 3、青燕2号燕麦,新品种(630),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第一,2022.12.28 4、环湖老芒麦,新品种(631),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第二,2022.12.28 5、青牧2号老芒麦,新品种(国S-BV-ES-001-2022),国家林草局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第二,2022.11.21 6、环湖毛稃羊茅,新品种(575),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第二,省级科研成果(9632020P0484),2020.10 7、环湖寒生羊茅,新品种(577),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第三,省级科研成果(9632020P0485),2020.10 8、青藏高原地区不同年龄老芒麦种质资源的繁殖策略变化规律,国内先进,第二,省级科研成果(9632022J0404),2022.10 9、青海扁茎早熟禾,地方标准,第一,省级科研成果(9632021B0592),2021.09 10、环湖毛稃羊茅,地方标准,第二,省级科研成果(9632021B0597),2021.09 11、环湖寒生羊茅,地方标准,第二,省级科研成果(9632021B0598),2021.09 12、莜麦 青引3号,地方标准,第一,省级科研成果(9632019B0277),2019.07 13、莜麦新品种青引3号试验与示范,国际先进,第一,省级科研成果(9632016Y0322),2016.08
二、专利(按序号、专利名称、专利属性、本人排名、取得时间分行填写) 1、一种燕麦与箭筈豌豆混作饲草的种植方法,发明专利(ZL201910633694.5),第一,授权时间,2021.09.14 2、一种燕麦茎秆抗倒伏测量装置,实用新型(ZL201921260167.6),第一,授权时间,2020.04.14 3、一种燕麦种质资源存放架,实用新型(ZL2019221223503.X),第一,授权时间,2020.05.15 4、一种燕麦育苗用种苗培育架,实用新型(ZL202020086694.6),第一,授权时间,2020.10.16 5、一种可调节式燕麦育种专用苗床,实用新型(ZL202020076227.5),第一,授权时间,2020.09.22 6、田间试验样地的划定工具,实用新型(ZL201821209607.0),第一,授权时间,2019.01.18 7、一种被毛小粒草种子播种装置,发明专利(ZL202010891312.1),第五,授权时间,2022.07.26 |
|||||||
学术论文 |
本人发表论文(按序号、前三作者姓名、论文题目、发表刊物名称、发表时间(近三年代表性论文) 1、梁国玲,张永超,贾志锋等,高寒区不同燕麦品种(系)表型性状和茎秆力学特征与抗倒伏性的关系研究,草业学报,2019 2、梁国玲,刘文辉,秦燕等,不同燕麦资源生物量构成和茎秆特征与倒伏间的相关性研究,草地学报,2019 年 3、梁国玲,刘文辉,张永超等,倒伏发生对燕麦籽粒灌浆进程及非结构性碳水化物的影响,草地学报,2020 4、杨晶,刘文辉,梁国玲*等,高寒地区不同燕麦品系抗倒伏相关性状分析,草业学报,2020 5、梁国玲,刘文辉,马祥,590 份皮燕麦种质资源穗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草地学报,2021 6、杨钰洁,梁国玲*,刘文辉等,硅肥对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燕麦抗倒伏性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草业科学,2022 7、赵继秀,梁国玲*,刘文辉等,播量对林纳燕麦草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青海大学学报,2022 8、张永超,梁国玲,秦燕等,老芒麦衰老过程中叶片叶绿素和光合作用变化特征及对养分的响应,草业学报,2022 8、周向睿,琚泽亮,梁国玲等,Effects of Population Density on Revegetation of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and Soil Traits in a Desert Ecosystem,Diversity,2022 9、谢红英,陈有军,梁国玲等,Comparison of drought resistance of different oat varieties under drought stress,Mitteilungen Klosterneuburg,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