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学术型、专业型)
姓名 |
王东霞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88.11 |
|||
最高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最高学位 |
博士 |
学位类别 |
农学 |
|||
工作单位 |
Betvictor中文网址 |
技术职称 |
副教授 |
|||||
所在学科 专 业 |
一级学科代码 |
0901 |
一级学科名称 |
作物学 |
||||
二级学科代码 |
090102 |
二级学科名称 |
作物遗传育种 |
|||||
研究方向代码 |
095131 | 研究方向名称 |
农艺与种业 |
|||||
个人简历 |
王东霞,女,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麦类作物分子育种及高效栽培技术相关研究,现主持在研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入选2020年度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拔尖人才称号,入选2021年度中组部和中国科betvictor中文 “西部青年学者”。 |
|||||||
研究内容 简介 |
种业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重大需求,培育耐盐作物新品种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盐渍化耕地改良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该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逐年加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威胁。小黑麦是粮饲兼用作物,草产量较高,耐盐性较强,是盐碱地改良优质作物之一,应用前景广泛。研究团队从国内外引进丰富的小黑麦种质资源,通过探究小黑麦耐盐分子机理,挖掘耐盐有利候选基因,用于小黑麦耐盐分子设计育种,培育适宜在柴达木盆地种植的小黑麦优良品种,有效改良土壤盐渍化,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
在研科研项目 |
1. 柴达木盆地小黑麦耐盐种质资源筛选及候选基因挖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5万元,2022.01-2025.12,主持,在研 2. 耐盐饲用小黑麦育种材料创制及新品种选育,青海省科技厅,50万元,2022.01-2024.12,主持,在研 3. 小黑麦芽期耐盐性全基因组管理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中国科betvictor中文 ,21万元,2021.01-2023.12,主持,在研 |
|||||||
获奖情况 |
1. 小黑麦实验室水培装置,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第一,2022年7月15日 2. 一种小黑麦种子萌发装置,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第一,2020年8月7日
|
|||||||
学术论文 |
1. Wang D X, Cao D, Liu B L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chemical foundation and 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black grain trait in quinoa by integrating metabolome and transcriptome analyses, Biotechnology & Biotechnological Equipment, 2020. 2. Wang D X, Cao D, Zong Y et al. Transcriptome analysis identifies key genes involved in carotenoid biosynthesis in the flesh of red pummelo (Citrus maxima), Biotechnology & Biotechnological Equipment, 2020. 3. Wang D X, Cao D, Zong Y et al. Bulked QTL-Seq identified a major QTL for the awnless trait in spring wheat cultivars in Qinghai, China, Biotechnology & Biotechnological Equipment, 2020. 4. 王东霞,王伟,李春喜等. 青海省不同海拔生态区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分析,分子植物育种,2020. 5. 王东霞,韩民,王伟等. 播种密度对青海省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的影响,分子植物育种,2022. 6. Cao D, Wang D X, Li S M et al. Genotyping-by-sequencing and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reveal genetic diversity and loci controlling agronomic traits in triticale,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22.
|